今天是2020年12月2日
学生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学生风采
李书涵:她创作纪实文学,她以脚丈量大地
发布时间:2022-05-18 09:16:05   发布人:陆雅菲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340

致青春

致生命深处涌动的清泉

致这个时代的前行者

本文转自@明天出版社

8a111427331e031a202f3460e115bb8e.jpg

《遇见——大山小爱的故事》

作者:李书涵

华师双语高中部2022届毕业生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叙写乡村振兴,记录乡村教育生态变化的报告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聚焦志愿者群体,弘扬公益活动价值及志愿者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

2020年暑假,十六岁的高中生李书涵与两位同龄小伙伴周杰、张源昊一起赴贵州黔西南地区走访调研。十二次采访,凝结为十二个精彩故事,生动勾画出了一群当代热血青年的形象: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周蓓蕾、来自香港的助学师阿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谭青钦、有从军履历的大学生杨佳男、〇〇后小女生郭雨晨、“自讨苦吃”的英国留学生张亦琪、九〇后副镇长王勇、阳光帅气的“古法红糖”创业者周建仁,以及走出大山的贵州当地孩子——李娅、李先冲、贺仁朵、吴远婷……

作品通过一位〇〇后女孩的视角,书写了新时代背景下一群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热血青年释放激情、追逐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振兴乡村教育、守护乡村童年所做的不懈努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脱贫攻坚、男女平等、留守儿童教育等社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25c360380187d1db25814406598c4af4.jpg

大山小爱公益组织主要负责人周蓓蕾(中)

c28ae9d7e03599b258a32a477de64dcd.jpg

巧合图书馆志愿者、留学英国的学生张亦琪(左)

87ebc17d5687a422232964f26b771e3e.jpg

大山小爱公益组织助学师、

来自中国香港的长期志愿者阿华(右)

cc7a010ee24d266948bcad6710e01a9d.jpg

12位志愿者




作者简介


7b8986fe036358a1111fc6f64bb98df2.jpg

李书涵,2004年1月出生于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2022届毕业生

被华威大学、利兹大学等知名院校录取

主攻新闻学、媒体与传播学等方向


以前,我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乖学生,只埋头读书,过着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虽然对山区支教、留守儿童、扶贫攻坚等社会现象有所了解,但对其具体情况并没有太多关注。直到这次近距离走进偏远地区的支教生活并深入其中,我才真正领悟到,原来生活如此丰富驳杂,而地区之间的文化教育发展和孩子们的童年状况竟然有天壤之别!要知道,比起新闻视频、场景图片,亲临现场的体会无疑更为深切,更令人震撼,这让我不由得开始思考关于支教的种种争议。志愿者们在这里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他们在帮助别人,为别人带来希望和快乐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快乐了自己。从这些志愿者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阳光、豁达和爱心,更从中看到了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李书涵

专家书评


本文刊载于《中华读书报》

2021年9月15日第16版


用脚丈量大地

e1730446ff519b84ed1cbfebf17a4376.jpg

简平

著名作家、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在童书兴盛的表面下掩盖着日趋功利化的写作和出版之时,在儿童文学创作呈现整体上的“轻质化”和“同质化”的当下,有一位中学生没有坐在屋子里闭门造车,写那些或人云亦云或无病呻吟或胡编乱造的文字,而是推开家门,走向大地深处,进行田野调查,以纪实文学来反映贵州偏远山区孩子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在社会公益机构的帮助下放飞梦想,追求理想中的美好生活的真实故事。这样的纪实作品显然是厚重和独特的,是用自己的脚丈量大地后写出来的,不是那种浅薄无聊的无根无心之作,没有“同质化”所导致的面貌模糊,没有毫无个性和辨识度的弊病。

让我感动的是,连不少成人作家都失去了对文学的敬畏,因追名逐利重复化规模化炮制既无思想性也无艺术性的东西,少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注、敏锐发现和深度思考,因而写作变得毫无节制、毫无难度,没有创意的、批量生产的平庸之作大行其道时,一位中学生却表现出一份对文学写作的虔敬,自觉深入生活,深入社会的最底层,进行考察、发现和思考,这是需要勇气和胆识,需要人文精神的。最近几年,我主要从事纪实文学写作,每部作品都要老老实实地进行实地采访,有的光是前期采访就得花两三年的时间,这让我在一片喧嚣中感受到深刻的孤独和寂寞。今天,有一位中学生能与我站在一起,共同开拓被冷落许久的儿童纪实文学领域,我的确感慨万千,深受感动。

639e927a5b46750096d0fa77c295d77d.jpg

李书涵和“少年行小记者团”成员

de4ba164b6b81291069dd53c3d599f5f.jpg

周杰、张源昊一起走访调研

纪实文学不是坐在屋子里拍拍脑袋就可以“创造”出来的,比之其他文学样式,纪实文学的创作要花费更多的脚力、心力、脑力、体力,因此如果没有一份理想和情怀,没有一份悲悯和正直,没有一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是不大会选择去写纪实文学的。写《遇见——大山小爱的故事》,李书涵整整准备了六年。2014年暑假,读小学四年级的李书涵第一次跟随父母去了贵州省兴义市威舍镇的阿依小学。阿依小学所在的阿依村,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村子,地处大山深处,偏僻而闭塞。李书涵和那里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玩耍,她还第一次接触了一批来这里支教的志愿者和旨在为偏远山区孩子提供支教服务的“大山小爱”公益项目。这次贵州之行,让她看到了世界上有着与自己的生活环境差别巨大的所在,那些同龄孩子灵动的、热情的、忧郁的、沉静的眼神,那些志愿者年轻的、稚嫩而又生气勃勃的脸庞,就此印刻在了她的记忆深处,成为心中绵绵的牵挂。

caf273049c321c012ebfc678ffd5db24.jpg2a2b521b404bca1b5e16e87bb8830298.jpg9afd91af8d12041cb1eba685f98b9bc1.jpg

大山小爱公益组织参与筹建的梦生图书馆、

巧合图书馆是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返回上海后,李书涵一家继续与当地保持着联系,还资助了两个孩子,通过捐款、通信、寄送衣物、图书等方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纪实文学的要义在揭示问题,揭示真相,如果写作者没有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辨能力、解析能力,那是不可能完成写作的,这就是纪实文学创作的难度所在。纪实文学的难度恰恰也是其魅力所在,当其直抵问题,直抵真相时,也便直抵人心。非常难得的是,六年来,李书涵从一名小学生长大为中学生,伴随她成长的始终有远方的阿依小学,这就使她获得了一个持续性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的支点,而正是这个支点帮助她撬动了文学。

2020年8月,十六岁的李书涵再次来到阿依小学,这不只是一次“故地重游”,李书涵是带着许多思索中的问题来的,比如公益支教是否给当地孩子带来了“二次伤害”;志愿者支教背后的初衷到底是什么;这些年来,大山小爱公益项目对当地教育发展和教育脱贫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她想寻求答案。纪实文学的写作当然有赖于田野调查,但田野调查却有赖于写作者的观察与思考,而贯穿于田野调查中的观察与思考归根结底便是发现,没有什么比发现更为重要了——发现是思考的动机,是问题的答案,是创新的前提。李书涵在黔西南的走访调研、观察发现,是由她对文学的热爱驱动的,所以她最终完成的并不是社会学专著,而是纪实文学,她运用文学的手段生动勾画出了一群年轻志愿者的形象: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周蓓蕾、来自香港的助学师阿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谭青钦、有从军履历的杨佳男、“自讨苦吃”的留学英国的张亦琪、九〇后副镇长王勇、创业者周建仁,以及走出大山的当地孩子李娅、李先冲、贺仁朵、吴远婷……作品文笔流畅,细节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正是得益于如此的文学书写,李书涵发现并揭示了新时代背景之下的志愿者的精神面貌和公益事业的价值所在。

以我自己的写作经验,我觉得纪实文学的真正主角是写作者自己,这同样是由纪实文学的“发现”要素所决定的。第一,田野调查的主体是写作者,目标指向是去“发现”什么,而这种发现是写作者个人的独特发现;第二,写作者的“发现”是对其调研对象的客观规律的了解、洞察、概括和提升,而这个过程也是写作者对自身的发现。通过《遇见——大山小爱的故事》这部作品,我清晰看到了李书涵的成长脉络,包括她所构建的内心世界,无疑,阿依小学对她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所山区小学给了她深切而震撼的体验与感受,从而使她能够发现自我和自我价值,并获得更多的自我超越的可能性,用她自己的话说,便是“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在阅读李书涵写的一个个人物故事时,感觉自己也在参与、见证她的人生成长和一次次的美好“相遇”——梦想、勇气、爱心,责任、信念、行动,以及视野的宽广、意志的坚韧、自我的砥砺、精神的超越,所有这一切随着她笔下展开的温暖的感受、深挚的体验、沉静的思考而悄然渗入我的心田。

名家推荐



58ba1aeb5fbaae77df0dd78813521222.jpg

龚德辉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校长

上海民办中小学协会副会长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上海市劳动模范

当下的中国教育,究竟要为未来世界输送怎样的栋梁之材?科学家发明创造,为寻求真知不辍努力;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挽救宝贵的生命;志愿者心系贫困者,耕耘不求回报……他们都是人类文明之骄傲,而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胸怀大爱,向善而行。在这本书中,我同样看到了一束令人振奋的光:心怀善良,求真不息。

一群来自天南海北、心怀大爱的志愿者与山区孩子的相遇,让山区童年由此多了份温情、从容与自信,这份相遇也必定会镌刻成彼此生命中难忘的印记。与此同时,多年之后的故地重游及实地采访,听不同的人讲述那些既相同却又大不同的精彩故事,对书涵而言,何尝不也是一种“遇见”——遇见美好的人和事,遇见更好的自己。当这些温暖感受、深挚体验、沉静思考都悄然进入心田,并落地生根,萌蘖抽穗后,所有的亲历者、参与者、阅读者都必将在未来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